2025年10月08日
搜索

血液知识

2021年03月10日 08:30

阅读: 13135

血液的组成

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有形成分组成。血浆占全血总量的55%~60%,包括水、气体、无机盐类、不含氮有机化合物、非蛋白氮、血浆蛋白质和脂类等。有形成分占全血总量的40%~45%,包括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等。

 各类血细胞又有其特定的外部形态,对其相互之间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 

 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%,按人均体重60公斤计,平均约5000毫米,因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,使血液呈现红色,红细胞含氧量的不同,红色的深浅度有别。动脉血呈鲜红色,静脉血呈暗红色,血浆(血清)因含少量的胆红素,呈透明微黄色,全血的比重为1.050~1.060,主要决定因素为红细胞浓度。血液的黏滞性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黏滞力,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的浓度。血液的相对黏滞性为4~5,血浆为1.6~2.4.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,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,其作用是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子移动,与维持细胞(如红细胞)的正常形态有关。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等高分子物质。它的作用是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子的移动,参与维护血管内外的水平衡。

 

血液在正常人体内的功能

运输功能:

血液参与营养物质、氧、机体代谢产物、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,以及进入体内的药物的运输。

同样,气体交换、废物排出等都是以血液运输为中介。

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:

细胞与组织液之间、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,这种交换则是以血液为媒介来完成的。

提供反馈信息,参与体液调节:

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周围的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。

防御和保护功能:

血液中参与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成分,主要是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中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。

凝血与生理止血:

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,首先是小血管于损伤后立即收缩,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来的内膜下组织,第三在损伤的血管内膜下,血小板黏附、聚集成团,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,接着在局部迅速地形成凝血块。

阅读:13135

0

分享: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,分享本文

献血知识

Blood Donation
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