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园应露白,凉夜又秋分
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
......
夏日的浮躁变得云淡风轻
秋日的草木摇响了时光的风铃
我们迎来了一个金灿灿的节气
秋分节气
古籍《春秋繁露》记载:
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
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
残暑终,昼夜平。
草木染黄,雁字横秋。
秋分时节,秋意渐浓,
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蟹肥菊黄,
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。
秋分诗词
《夜喜贺兰三见访》唐·贾岛
漏钟仍夜浅,
时节欲秋分。
泉聒栖松鹤,
风除翳月云。
踏苔行引兴,
枕石卧论文。
即此寻常静,
来多只是君。
秋分时节,隐居在山中,听着泉声,看着松鹤,云卷云舒,最令人欣喜的是,友人来访,他们行走在山中,那么高兴;枕在石头上休息,讨论着文章,多么惬意。
有自然美景在旁,有志同道合的友人相伴,最是人间好时节。
《点绛唇》宋·谢逸
金气秋分,
风清露冷秋期半。
凉蟾光满。
桂子飘香远。
素练宽衣,
仙仗明飞观。
霓裳乱。银桥人散。
吹彻昭华管。
秋分民俗
在古代,二分二至作为重要的节气,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。早在周朝的时候,就有“春分祭日,夏至祭地,秋分祭月,冬至祭天”的习俗。我们今天熟知的中秋节,实际上最早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。
除了祭月之外,在古代的乡村社会,在秋分这一天还会设立秋社,祭祀土地神。除了奉上新收的农作物以祭祀土地神之外,秋社还是乡里宗族一次大型的集会,大家一起饮酒、游戏,或者请来戏班进行表演。
旧时候的农村,在秋分前后就有“说秋”的活动。类似于一种民间的曲艺项目。说秋人都是一些善言唱的民间艺人,被称为“秋官”。每到秋分,秋官们就会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唱些与丰收有关的吉祥话,并送上“秋牛图”。
秋分养生
从现代天文学意义上看,秋分预示着进入了真正意义的秋天。我国古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,为秋分这个节气总结出了别具深意的解释。《春秋繁露•阴阳出入上下篇》记曰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意思是说,此时天地之间的阴气与阳气正好各一半,秋分这个节气,就如平分阴阳的标尺,居于中,趋于正。也正如中医典籍《素问•至真要大论》所说“谨察阴阳之所在,以平为期”,人体与自然界相应,阴阳平衡就是这个时节要旨。
秋分廉语
顺应自然规律,根据节气变化调养身体是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一。这个时节要注意在情志、饮食、起居等方面做好平衡,不偏不倚,也就是说,要坚守中正之道。同理,党员干部心守中正,去妄存真,传统道德的“中正”说的也是不偏不倚,不曲不枉的“直道”。
收获时刻 丰收时节
君子之行
守中居正 赤心纯真
根据网络资源整理
献血知识
Blood Donation
![]() |
关注微信公众号 |